学习贯彻习思想,“唐酥艺韵”实践队深入塔尔寺探寻唐卡、壁画艺术瑰宝,传承民族文化新篇章

  来源:网络  2024-08-19   阅读: 173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酥艺韵”实践团,怀揣着对民族艺术的无限敬仰,踏上了前往青海省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的采访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学习,深入了解并宣传塔尔寺中独具特色的唐卡与壁画艺术,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璀璨魅力。

在这里非遗文化传承人刚开始通过采访与聊天参杂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唐卡与壁画的历史传承与存在的意义。

陈嘉怡摄

随后带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塔尔寺现有的唐卡与壁画的杰作,并讲述它们的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

陈嘉怡摄

采访和交谈的主要内容:

唐卡:

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意大利藏学家图奇教授认为它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国内的学者则认为是汉唐时期从中原的卷轴化发展而来。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的‌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和日喀则地区的‌青直画派。

每一幅唐卡都以其独特的色彩与构图诉说着一个个神秘而深远的故事。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与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唐卡不仅是供奉的神圣之物,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绘制技法揭秘:在传承人的引导下,实践队成员们有幸近距离观察了唐卡。成员们可以感受到画师们以度诚之心,运用天然矿物颜料,在细腻的棉布或丝绸上句勒线条、填充色彩,每一步都极其精细。特别是“金线句勤”与“宝石镶嵌”等技法,让唐卡更显璀璨夺目,也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这门技艺的复杂与精谌。

陈嘉怡摄

壁画:

塔尔寺壁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随着藏传佛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和塔尔寺的兴建,壁画艺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兴盛。通过传承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壁画不仅记录了佛教故事、传说与历史事件,还融入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壁画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省去了像唐卡那样的布料,而且遇上盗贼也不容易偷窃。

构图与技法:塔尔寺壁画的构图巧妙、布置恰当,色调和谐、精巧细腻。画面层次分明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水平。壁画中的线条细腻明快,形象生动而略有夸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颜料选择:塔尔寺壁画多采用石质矿物颜料,这些颜料色泽鲜艳、经久不变,使得壁画在长时间保存后仍能保持其原有的色彩和光泽。

东主加摄

塔尔寺壁画有三种制作类型:

1.布面画:将画在经过加工处理的白布上绘好,然后根据所放置的墙面大小做木框镵嵌在墙壁上,这种画称为间堂壁画。

2.壁面画:在经过处理的洁白墙面上打上底色,直接绘出各种题材的画面,然后上清添壁画即成。

3.木板画:在墙面上畿上木板,进行干燥刨光处理,用胶和石膏粉合成的白浆打底,再绘以各式图案。

保护与修复现状:

面对岁月的侵蚀,塔尔寺的唐卡与壁画也面临着保护与修复的挑战。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与文化部门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专业的修复团队、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监测与维护等,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完好保存。

东主加摄

文化影响与传播:

塔尔寺的唐卡与壁画不仅在国内享有感誉,还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前来参观学习。它们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促进交流互鉴的桥梁。通过展览、出版物及网络等渠道,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正逐步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夕阳西下,实践队成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塔尔寺。今天的实践不仅让成员们对唐卡与壁画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定能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拉项措

相关文章